伏莽
词语解释
伏莽[ fú mǎng ]
⒈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证解释
⒈ 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国语辞典
伏莽[ fú mǎng ]
⒈ 本为军队藏匿草丛中,后世用以指隐伏的盗匪。
引《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史臣曰》:「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
近盗匪
最近近义词查询:
五色的近义词(wǔ sè)
大众的近义词(dà zhòng)
暂停的近义词(zàn tíng)
不法的近义词(bù fǎ)
姿势的近义词(zī shì)
确实的近义词(què shí)
寂寥的近义词(jì liáo)
怯生生的近义词(qiè shēng shēng)
课本的近义词(kè běn)
纯正的近义词(chún zhèng)
不只的近义词(bù zhǐ)
不及的近义词(bù jí)
悦目娱心的近义词(yuè mù yú xīn)
坚决的近义词(jiān jué)
不合的近义词(bù hé)
决定的近义词(jué dìng)
市面的近义词(shì miàn)
干涉的近义词(gān shè)
同辈的近义词(tóng bèi)
干枯的近义词(gān kū)
无声无息的近义词(wú shēng wú xī)
人造的近义词(rén zào)
教导的近义词(jiào dǎo)
替身的近义词(tì shēn)
庶民的近义词(shù mí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