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突
词语解释
搪突[ táng tū ]
⒈ 亦作“搪揬”。
⒉ 冒犯;抵触;接触。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搪揬”。冒犯;抵触;接触。
引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体别》:“是故彊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彊之搪突,而以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
晋 法显 《佛国记》:“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
清 黄宗羲 《避地赋》:“谁谓莫来莫往兮,亦有麋鹿之搪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洪稚存》:“朱 正色曰:‘吾为君之师辈,乃敢搪突若尔?’”
国语辞典
搪突[ táng tú ]
⒈ 冒犯、触犯。也作「唐突」。
引《警世通言·卷四〇·旌阳宫铁树镇妖》:「吾闻此畜,妖气最毒,搪突其气者,十人十死,百人百亡,须待时而往。」
近冒犯
⒉ 失礼,冒昧的举动。明·凌蒙初也作「唐突」。
引《红拂记·第一出》:「小人们不知道,多有搪突,望老爷恕罪。」
英语variant of 唐突[tang2 tu1]
最近近义词查询:
优伶的近义词(yōu líng)
兴隆的近义词(xīng lóng)
感到的近义词(gǎn dào)
协助的近义词(xié zhù)
极力的近义词(jí lì)
开辟的近义词(kāi pì)
果然的近义词(guǒ rán)
变节的近义词(biàn jié)
傻里傻气的近义词(shǎ lǐ shǎ qì)
演化的近义词(yǎn huà)
淋漓尽致的近义词(lín lí jìn zhì)
其他的近义词(qí tā)
打劫的近义词(dǎ jié)
今朝的近义词(jīn zhāo)
主持的近义词(zhǔ chí)
吃力的近义词(chī lì)
战略的近义词(zhàn lüè)
不遗余力的近义词(bù yí yú lì)
防止的近义词(fáng zhǐ)
威风凛凛的近义词(wēi fēng lǐn lǐn)
形状的近义词(xíng zhuàng)
厉害的近义词(lì hài)
特效的近义词(tè xiào)
同道的近义词(tóng dào)
战胜的近义词(zhàn shè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